什么是过敏?
过敏,是指身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分反应,或者说是一种自我毁灭反应。当外界物质中的某些组成成分,周围抗原进入宝宝体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这种炎症反应会因受到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而造成临床过敏症状。
遗传学家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过敏,孩子过敏的可能性为1/3,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症,孩子患过敏的可能性为70%。
宝宝过敏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过敏源:
0-2岁,鸡蛋、牛奶,2-4岁,室内的尘螨、猫、狗、皮屑、毛发等,>4岁,花粉过敏增多
其他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有:羽毛、刺激物如香水、烟草、油漆、除臭剂等;
食物过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坚果、黄豆及豆制品、麦类、螃蟹、虾、鳕鱼、蚌壳等海鲜。
接触物:如化妆品、油漆、酒精、汽油等化学物
间接因素:如运动、天气巨变食物添加剂、某些细菌及其毒素;物理因素,像紫外线、阳光和冷热温度变化。
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学刺激物如香烟尼古丁、汽车尾气、臭氧等;喝冰水、情绪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过敏。某些药物像青霉素类药物、硫胺类药物、抗生素等均可引发过敏。
宝宝过敏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皮肤症状
皮肤干燥,瘙痒,出现红晕或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口周发红、皮肤瘙痒、慢性湿疹,同时伴有眼睛或嘴唇肿胀。
神经系统症状
暴躁易怒,焦急好动,夜间容易惊厥和啼哭等,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或增长过慢。
呼吸系统症状
打喷嚏,流涕流泪,鼻塞,鼻痒流鼻涕,咳嗽、喘息,喉头水肿,哮喘等。同时伴有耳部感染,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甚至胸部会发出声音。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便秘,大便血丝等
循环系统症状
血压上升,心率不齐。
其它症状
如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瘙痒,结膜充血。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过敏体质?
1.皮肤湿疹,经常身上痒,长疙瘩。
2.经常揉眼睛,抠鼻子,流鼻涕,打喷嚏。
3.有青色眼圈。
4.哭的时候有红眉毛。
5.跑步或者大笑后会咳嗽。
6.晚上睡觉经常容易出汗。
7.玩的时候精力充沛,但很容易气喘。
8.有家族过敏病史。
宝宝是过敏体质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过敏的症状时,最好在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带宝宝去看一次医生,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筛选出可能会引发宝宝过敏的各类过敏源。
过敏体质日常注意:
1、禁食冷饮、冰品,以及寒性食物,例如西瓜、椰子、水梨、奇异果、火龙果等。
2、空调设定温度不低于28°,避免冷气和电风扇直吹,尤其是头部。
3、定时清洗床单被套,至少每周清洗1次。
4、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电风扇叶片,以免积累灰尘滋生细菌。
5、雾霾天尽量待在室内,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
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绒毛玩具和地毯。
7、室内需要启用空气净化器。
8、家中不要养宠物,动物毛发也是过敏原。
9、家长有吸烟习惯的,不能在室内吸烟,在厨房抽油烟机下面也是没用的,建议去室外吸烟。或者戒烟。
10、长期服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苦寒中药后,体质都以寒性为主,一感冒就容易引动伏痰而导致咳喘,所以要注意保暖(但也不建议穿很厚捂到出汗)
11、避免积食,保持排便通畅。
12、过敏体质大多偏寒,所以一般不建议游泳。
食物过敏的原因、辨别与预防
食物过敏的表现
食物过敏的表现有很多种——譬如呕吐、腹泻、湿疹、哮喘、支气管炎、荨麻疹、舌头肿胀。宝宝吃过导致过敏的食物后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出现,也有的过敏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则需要几小时或1天后,乃至2-3周后才会发生症状。这个医院就诊。
辨别
皮肤:瘙痒,疹子,干燥,潮红,湿疹加重
口腔:嘴唇红肿,口腔溃疡
眼睛:充血发红,揉眼睛,流眼泪,宝宝会哭闹,不吃饭等
呼吸道: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喘息,
肠胃道:腹泻、呕吐(频繁吐奶)、拒食、反流、便秘、腹痛(哭闹不停)、直肠出血等症状伴随生长发育迟缓。
原因:
引起宝宝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主是由于宝宝肠道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
肠道作为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物的“必经之路”。而宝宝的肠道系统正在发育中,功能尚不完全,肠黏膜通透性高,很容易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吸收进去,致使身体出现过敏反应。
(2)肠道内具有抗病作用的菌较少食物在肠道中是需要靠酶菌消化分解的,同时也会有一些起保护作用的菌,譬如乳酸杆菌等。而宝宝肠道中能够抗过敏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尚少,因而容易导致身体过敏。
预防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可减少接触异体蛋白质的机会,对宝宝也没有刺激作用。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宝妈们可以适当地延长哺乳期,等宝宝过敏反应消失后再断奶。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幼儿,建议1岁以内坚持母乳喂养。
科学添加辅食:合理、适当、科学的为宝宝添加辅食,先添谷类,再是蔬菜和水果,最后是肉类。并且,食物的量要从少到多,食物到粘稠度先稀到稠,食物的种类要由细粮到粗粮。
拒绝这些辅食:拒绝高糖分,高脂肪,含有大量味精,盐分,添加剂的食物。
可能会引起宝宝出现过敏反应的食物有牛奶、鱼虾、巧克力、西红柿、贝类、鸡、鸭、蛋、豆制品、牛奶等。
有过敏史的宝妈应注意忌口,以免让孩子通过母乳间接过敏。
皮肤过敏预防
预防宝宝皮肤过敏,最重要的是清洗宝宝身体的重要部位。
宝宝吃完奶或溢奶时,要用湿布及时轻擦嘴、下巴和脖子。
勤换纸尿裤,保持宝宝屁股透气;宝宝排便后,光用湿纸巾擦不干净,最好用清水彻底洗净。
宝宝头皮由于油脂分泌过多,容易跟灰尘结在一起,形成较厚的痂。需要耐心地将其洗净,不要怕麻烦或怕弄疼孩子就随它去。
最好能用45度以上的热水给宝宝衣服消毒,因为有些霉菌要在45度以上才会死。
药物过敏预防
宝宝发生药物过敏前常有潜伏期,一般在首次用药后1~7天内发生,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有磺胺类、汞利尿剂、青霉素类、血清制剂等。
(1)抗生素类:青霉素类最常见。
(2)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等。
(3)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类:如破伤风抗毒素等。
(4)部分中药也易过敏。
主要症状有药物过敏性皮疹、喘息突然发作、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压骤降发生休克。
预防措施
(1)不要自行购药或自作主张服药,尤其是处方药,所用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2)到医院看病时,把以往宝宝用药后发生的异常,特别是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告知医生。
(3)应用青霉素时,一定要做皮试。
(4)应用某种药物出现过敏反应时,要立即停药,医院就诊。
其他过敏相关
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躲避引起过敏的环境、杜绝引发过敏的药物。
诊断过敏金标准——“食物回避+激发”:当进食某种食物后,身体出现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不适,停止进食后明显好转或消失,再次进食后又出现。急性过敏会在24小时内发生,慢性过敏会在3天内出现症状。父母在给宝宝添加新食物时,应少量、连续地让宝宝食用,每种新食物应让宝宝连续吃上3天,期间不要添加新食物,以便发生过敏时能准确锁定过敏原。
1.若为螨虫、粉尘容易附着在地毯、挂毯、毛绒玩具等这些物品上,如果宝宝出现了过敏症状,应不要在屋内放置这些物品。
2.牛奶蛋白过敏,除了避免食用含牛奶的食物和补充剂外,还应该将奶粉更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
3.如果是鸡蛋过敏,就需要禁止食用鸡蛋,同样不能进食任何含鸡蛋的食物。
4.霉菌过敏,除了避免潮湿环境外,还要去除食用菌及发酵食物,包括发酵类食品。
5.适当运动,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6.培养肠道,提高抵抗力。
7.频繁的密切接触的东西都可能会过敏。如果孩子有过敏的话,应该从经常接触的东西开始查起。
特别提示
对于宝宝过敏,不要只把重点放在治疗相应症状上,比如治疗荨麻疹、腹泻、喘息等。
应重点排查引起过敏的过敏原。只有及早中断过敏原才能有效控制过敏,直到最后根治过敏。
(部分内容整编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zmz/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