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人说夏天干脆给大宝剃个光头,凉快又不长痱子。宝宝一旦剃成光头,就等于失去了遮挡有害物质的天然安全屏障,蚊虫叮咬,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了,皮炎、湿疹会伤害宝宝的头皮,强烈的紫外线也容易晒伤宝宝,没有了头发,细菌直接侵入孩子的发根,会破坏头发的毛囊,剃了光头,宝宝可能反而不长头发了!
头发能起到帮助人体散热、调节温度的作用,给宝宝剃光头,皮肤吸收的热量不减反增,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没法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从而散热的作用了。
宝宝头顶的前囟门(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一般在1-1.5岁时才能闭合,对一岁半以下的小宝宝来说,我们都知道囟门是重点保护的对象,头发对宝宝的头部有保护作用,如果真的剃了光头,整个小脑袋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不能剃光头,那就任由宝宝的头发长吗?宝宝的头发宜剪不宜剃,这样既能防止理发时伤害宝宝的皮肤,剪个小平头或短发既精神还能对宝宝的头起到保护的作用。宝宝理发时,要非常谨慎,小宝宝头皮娇嫩,万一头皮破损,很容易引起皮肤感染。长了湿疹、痱子的宝宝,剃头时很容易会破损、流血,如果再加上理发工具不清洁,后果更严重。
穿开裆裤,细菌、病原体一个也防不住穿开裆裤是咱们中国人的特有习惯,但这却是个陋习,隐患太多。宝宝探索周围的世界,基本上是通过自己的手和口。如果宝宝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清洁干净,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和肛门的粪便污物会弄脏小手,而宝宝在婴幼儿期,大部分都会出现吸吮手指(或咬手指)的行为,这个行为也会很容易把小手上的尿液、粪便污物带入消化道,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像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都有可能发生。
宝宝日常活动中穿开裆裤,阴部与外界物体直接接触,如桌椅、墙壁、玩具、地板、家人的衣服表面,这些地方其实也是病原体大量聚集的地方。相互接触过程就是一个相互污染的过程。
穿开裆裤看似方便,但为了宝宝的卫生和安全,辣妈们还是避免让宝贝们光着屁股到处跑吧!
夜间出汗是缺钙?夏天到了,夜间多汗,孩子是不是体虚、肾虚,孩子是不是缺钙?
孩子夜间多汗,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房间或者孩子睡觉那个角落的温度太热了。孩子本身代谢就比成人旺盛,所以应该比成人穿戴更少,特别是应该比老人更少。原因在于,老人本身代谢慢,更容易感觉到冷,顺着老人家的想法给孩子穿戴的话,孩子绝对是被捂热的。
大家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感觉来代替孩子的感觉,夜间出汗是因为孩子热了,就这么简单。要是真补钙了,那才是病。
夏天巧穿纸尿裤,远离红屁屁有的家长给孩子穿纸尿裤,一是图方便,更重要的是怕宝宝夏天穿纸尿裤红屁屁。不可否认,再透气的纸尿裤,在夏天也会变得不透气,纸尿裤是贴身之物,如果宝宝的皮肤在排泄物里捂2、3个小时,那屁股必然会红红的。
如果是在家中,每次给宝宝换下纸尿裤,可以不必马上给宝宝换上新的纸尿裤,用清水清洗好宝宝的小屁屁,让宝宝先裸奔一会儿,晒晒太阳,保持宝宝屁屁干爽,涂好护臀霜,宝宝就不容易红屁屁了。
夏季宝宝耳朵不能经常掏天气炎热,宝宝出汗较多,真菌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如果家长三天两头给孩子掏耳朵,容易造成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炎。建议每半年给孩子耳朵清洁一次。
另外,夏季许多小虫尤其是小飞蛾、蚊子经常在天空飞舞,很容易飞进宝宝耳朵里,这些虫子在耳道内爬行或飞动捣乱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忍受的耳鸣声和疼痛。这种情况下也不建议家长给宝宝掏耳朵,医院让医生取出。也可以用酒精往宝宝耳朵里滴几滴,让小虫自己流出来,而且酒精还具有杀菌作用,不会感染病菌。
别把成人防晒霜往孩子脸上抹夏季带宝宝在户外运动时,一定要留意千万别让阳光直射宝宝的皮肤。一般情形下,可给宝宝戴上太阳帽或打太阳伞即可,也可以选择一些儿童专用的防晒霜,但千万别给宝宝用成人防晒霜,以免给孩子肌肤造成累赘。
此外,如果要给孩子涂抹防晒霜,以提前半小时涂抹较好。而且在给宝贝使用防晒品时,要在干爽的皮肤上使用,以免防晒品随水、汗脱落或失效。
夏天宝宝的袜子不能脱?网上流传的一个专家言论贴是这样子的:寒从脚底起,即使是夏天宝宝还要穿袜子,给婴儿穿上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光脚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着凉,拉肚子。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这话似乎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在现代观点里,这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孩子的双脚布满了知觉和触觉的神经末梢,孩子通过打赤脚可以感受冷热变化,脚底各种神经的刺激从而开发神经发育,经过锻炼的脚也有利于促进脚弓的发育。
其二,天气闷热,捂着孩子的小脚容易出汗潮湿,细菌更容易滋生,增加感染风险。
婴儿也要多喝水?虽然美国儿科学会早已经提倡说:六个月内,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但这句话很多中国家庭都不理解,理由不外乎是,婴儿不喝水会让孩子上火的,夏天那么热怎么可能不让孩子喝水?
但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
原则上4个月前的宝宝的主食是母奶或配方奶,母乳的88%都是水分,足够婴儿所需。配方奶也不需要额外的水分。
由于1岁以下孩子的肾脏还未达到成人的成熟度,不宜额外补充水分,再者,若让1岁前的婴幼儿喝过多水,除了会造成喝奶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还会导致体内水分来不及排出,当体内血液的含水量过多,血液里的钠离子浓度太低,恐造成电解质失调,严重可能会引发抽筋等状况。
夏天开空调、电扇不能对着吹!小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新陈代谢较大人快,对温度的适应性也很差,因此宝宝是特别怕热的,大部分的宝宝都是汗宝宝,炎热的夏天,高温和高湿度是两个威胁宝宝健康的杀手。儿童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适应性度差,高温很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甚至猝死。拒绝空调,实际上是让宝贝面对中暑、过敏、痱子、湿疹等各种风险,轻重不难分辨。
夏天合理用空调、电扇,宝宝不生病别贪凉,温度不要过低
儿科医生的建议是维持空调温度在25~28度的范围内,宝宝就不容易着凉。另外,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室内,不要马上把温度开得很低,逐渐调低温度,让宝宝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空调病就不容易发生了。
定时开窗换气
家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一直开空调会造成室内缺氧、室内空气不流通、质量下降等等,所以空调不要整天开,早上和傍晚较凉爽的时候关掉空调、开窗换气更好。
避免风直接对着宝宝吹
注意空调出风口的风向,不管是宝宝还是大人,都应避免直接吹到自己的头部,特别是要避免吹到后颈,有句老话叫神仙也怕脑后风,中医上有三个穴位:风池、风府、风门。这三个穴位如果受凉,很容易引起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疼痛等,引起空调病。
另外,宝宝的小肚子也是特别容易着凉的部位,在空调房里睡觉时,要给宝宝的小肚子盖上小毯子,好动的宝宝干脆给他床上睡袋吧!
下面这些小问题妈妈们也要注意哦~少抱夏季里,爸爸妈妈的身体可能就像一个小火炉,这时抱宝宝,爸爸妈妈得的体温会传递给宝宝,宝宝会更热,所以夏季不要经常抱这宝宝,让宝宝自己坐在车里玩,可以充分散热。
树荫不是背阴在树荫下接受从树叶缝隙间射下来的阳光,是较好的日光浴,不要在高楼的背阴处,这样一点阳光都没有,起不到日光浴的作用,反而容易有强风,对宝宝不利。
先擦汗后洗澡夏季父母都知道要给宝宝勤洗澡,如果宝宝出汗了,一定要先把汗擦干,在再给宝宝洗澡。
适当减少食量夏季宝宝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父母不要按原来的食量喂宝宝,辅食的添加也要减少。
发热不能捂夏季宝宝发热,不要把宝宝捂起来,也不要给宝宝多穿衣服,应该多喝水,或洗个温水澡,把宝宝放在凉爽无风的地方,使宝宝充分散热。
注意卫生夏季食物容易变质,一定要注意卫生,尤其是辅食最容易受细菌污染,奶瓶、餐具用后注意及时消毒。
慎用痱子粉夏季里宝宝很容易出痱子,很多妈妈都是给宝宝用痱子粉,其实给宝宝洗澡才是预防痱子的好方法。夏季宝宝总是爱出一身汗,用痱子粉这时就开始和泥了,被浸湿的痱子粉就会糊在皮肤上,刺激皮肤,痱子粉中的化学成份就会进入到皮肤中。一般讲,痱子水要好于痱子粉。
宝宝不能吃冷饮或冰镇饮料可以给宝宝喂些常温酸奶,酸奶有助消化,夏季喝,对宝宝有好处。
夏天多的是阳光灿烂的季节,也是细菌肆虐的时候,注意护理的关键点,让宝宝清清爽爽过夏天吧!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dby/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