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暸望:癌症——一个令人“闻之色变,得之失魂”的疾病。殊不知,多数抗肿瘤疗法本身也会引发不良反应,这些副作用同样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无法耐受治疗,甚至有致死风险。
《癌症治疗相关副作用诊治指导手册》系列文章汇总了21种癌症治疗相关副作用的基本处理原则,来源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的保健参考,减少或缓解治疗相关副作用。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聚焦常见皮肤损害的处理。需要注意,文中所推荐的策略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生活习惯,量体裁衣。前两篇传递门:
第一篇传递门:《21种癌症治疗相关副作用诊治指导手册——消化系统篇》
第二篇传递门:21种癌症治疗相关副作用诊治指导手册——血液篇
水肿
多种化疗药物以及特定恶性肿瘤,甚至非癌症病因都可能引发水肿。水肿的临床表现包括:脚掌、脚踝和腿部肿胀;手掌和手臂肿胀;脸部或腹部肿胀;皮肤松弛或按压后出现凹陷;气短、咳嗽或心律不齐。
如果癌症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水肿向四肢扩散,请及时给予治疗。
预防和缓解水肿的策略:
(1)穿着宽松衣服和鞋子。利用特制丝袜、袖套或手套促进血液循环。休息时呈坐姿或躺姿,用板凳将脚垫高,坐姿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
(2)适度运动可以缓解水肿,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3)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服用薯条、培根、火腿、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4)服用利尿剂,有助于将多余体液和钠盐从体内排出。
脱发
抗肿瘤治疗,尤其是化疗、放疗有引发头部或其他部位毛发脱落的可能。
脱发的控制与护理:
(1)用软质或宽齿梳子整理头发。尽量不要使用吃风机、卷发棒等设备,避免烫发染发。用温和性洗发水洗头、适当降低洗头频率。
(2)事先将头发剪短,在开始脱落时容易打理。尽量不要使用刮刀,以免划伤自己。
(3)保护头皮,外出时涂抹防晒霜或戴上帽子、头巾。
(4)与家属沟通,缓解因脱发引发的失落情绪。
(5)治疗结束后会重新长出头发,化疗后2~3月或放疗后3~6月。在此期间,应尽量避免过度梳洗或使用吹风机。
皮肤、指甲异常
抗肿瘤治疗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和指甲异常变化。
可能导致皮肤、指甲异常的治疗手段:
(1)放疗可导致受放射部位皮肤干燥、脱皮、瘙痒、变红或变暗,类似于晒伤。
(2)化疗会损伤细胞生长快速的皮肤和指甲,诱发皮肤干燥、瘙痒、发红,增加皮疹或晒伤风险。指甲异常主要包括指甲发黑发红、角质层破裂等。有放疗史患者,照射部位会出现皮肤发红、起泡、剥落。
(3)生物治疗可能诱发瘙痒。
(4)靶向治疗可能诱发皮肤干燥、皮疹和指甲异常。
如果化疗期间出现突发性或严重瘙痒、皮疹或荨麻疹,可能是过敏反应。此外,如果治疗部位(特别是皮肤皱褶区域,如乳房周围、耳后)出现感染、痛感、潮湿,这可能是潮湿反应。
建议采取以下策略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减少瘙痒:
(1)使用医护人员推荐的乳液或乳霜。放疗前不要使用止汗剂或擦拭粉剂。
(2)时刻注意保护皮肤,如室外穿长袖、避免剃须刮刀。不要在放疗部位使用加热垫、冰敷袋或绷带。
(3)保持皮肤湿润,如湿毛巾擦拭、温水淋浴。健康饮食、饮用足量水分,保持皮肤湿润。
(4)保持指甲洁净、长度合适,做体力或有风险的家务劳动时,戴手套防护以免皮肤受伤。
撰稿:LIYUE
参考来源: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zmz/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