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头皮湿疹 >> 头皮湿疹怎么治 >> 正文 >> 正文

湿疹您知道多少

来源:头皮湿疹 时间:2019-12-3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10%-20%的儿童患有湿疹,发病比例相当高,让大家知道如何正确的治疗湿疹之前,这期小编先为家长揭开“湿疹”的面纱。

一、湿疹是什么?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0-2岁)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瘙痒、干燥,严重者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归根到底是皮肤炎症。

解释:

1.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分为三期:

●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当宝宝开始爬行时,肢体的伸处也会出现皮疹。

●儿童期(2~12岁):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

●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

下图为特应性皮炎三期的表现。

2.所以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有些医生把儿童、成人的特应性皮炎也叫做儿童湿疹,成人湿疹,没有错误,但叫做特应性皮炎或者特性应湿疹更好。

二、湿疹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湿疹的原因仍有争论,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导致外界刺激物能进入皮肤内侧,导致炎症反应和皮肤过敏。

1.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

●皮肤表层的角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三种脂肪成分)组成屏障,不让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皮肤内层。其中,角质细胞相当于砖块,细胞外基质相当于水泥,功能铸成一道坚固的墙,如下图。

如果家长给宝宝过度清洁皮肤(一天洗好几次澡,每次都用力给宝宝搓泥——把皮肤擦的红红的),过度使用清洁剂甚至是使用消毒剂,孩子自己抓挠皮肤,都会导致表层受损,导致细菌、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进而产生炎症或过敏。

上图左侧可见皮肤表面完整,右面是皮肤受损,细胞间隙大,外界致病物容易进入皮肤内。

皮肤屏障功能不好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缺少丝聚蛋白基因,从而导致表皮内的丝聚蛋白少。丝聚蛋白第一可以拉紧角质细胞,使其排列整齐,第二能分解成为保湿因子,保湿因子形成一个防护层,减少皮肤内水分的散失,还能防止外界的刺激物进入皮肤内。因为丝聚蛋白有以上这么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皮肤屏障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图左侧是丝聚蛋白把角质细胞拉的很平整,右侧是丝聚蛋白少的时候,角质细胞排列杂乱,并且水分丧失的多。水分丧失过多后,皮肤内细胞干干瘪瘪的,屏障功能肯定不好,并且皮肤干瘪失活后,还会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皮肤炎症,从而导致湿疹。

2.皮肤功能不完善的时候,各种致病物质就能进入皮肤内部,导致炎症。致病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过敏原、化学接触物等。除此之外,物理环境(比如太干、太热),环境污染等也都可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

3.刺激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导致皮肤处的局部免疫激活,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向Th2转化,使得B细胞释放出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再次接触该刺激物时,刺激物直接和IgE结合,使得肥大细胞等释放出组胺,导致过敏症状出现:皮肤肿胀、痒。

三、湿疹导致食物过敏还是食物过敏导致湿疹?

这个问题目前还是没有定论!

1.皮肤科医生认为皮肤湿疹科导致食物过敏,理论如下图所示:左面是刺激物经皮肤进入后,激活了Th2细胞,导致B细胞释放了抗体,从而对该刺激物已经形成了过敏反应和记忆。之后进入下图右侧环节,等该刺激物经口腔进入肠腔后,因为在前面已经被免疫系统认为是抗原了,所以就无法形成免疫耐受,就导致过敏了。这个理论是“由外到内”理论,即由外面的皮肤过敏到内部过敏。

2.儿科医师多认为食物过敏能导致湿疹,湿疹是食物过敏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把上面的理论反过来了,先是过敏原(大分子)经肠道间隙进入血液,导致过敏。之后,该过敏原经过破损皮肤进入真皮,导致皮肤部位的过敏表现。这个理论是“从内到外”理论。

目前这两个理论都有自己的支持依据,第一个理论是主流观念。但是遇到湿疹问题时,我们还是要具体分析,湿疹严重的、长期治疗不好的,一定需要考虑食物过敏的问题。

四、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关系?

湿疹和食物过敏肯定有关系,但关系还没理清,目前共识是:

1.严重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轻度的湿疹可能无关,所以,不是所有湿疹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

2.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不是导致湿疹的因素(美国皮肤学会)。

3.食物过敏越严重的宝宝,湿疹发生越早、越严重。

4.食物过敏能加重湿疹。

五、婴儿期湿疹是什么表现?

1.湿疹多生在在生后40天以后,少数在满月内出现。

2.皮损好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表现为皮肤皲裂、增厚、渗液和结痂,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因而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18月龄时,随着孩子能走路了,四肢的关节屈屈的地方弯曲摩擦最多,所以在四肢屈侧出现湿疹。

3.这些皮损处最大的特点就是痒。而痒除了让孩子抓挠之外,还有可能导致睡眠不安,脾气暴躁。

六、头皮湿疹和脂溢性皮炎、乳痂怎么区分?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婴儿的头皮部的脂溢性皮炎叫做乳痂(奶痂),也叫作摇篮头。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

1.最主要的区别方法:脂溢性皮炎绝大部分不痒或仅仅有轻度的痒,不影响孩子饮食、睡眠,而湿疹会痒,孩子常常抓挠,影响睡眠。

2.通过皮疹的形态区分:脂溢性皮炎主要是油脂渗出来,表现为油腻外观(脂肪推挤起来)、淡黄色鳞屑的红斑或者没有红斑。湿疹表现为皮肤红、皲裂、结痂为表现,渗出型时才有黄色液体或者结成痂。总结一句话就是脂溢性皮炎主要是黄色油脂渗出(油油的)、形成颗粒、片;而湿疹是以皮肤红、干、结痂为主。

3.脂溢性皮炎因为是母体激素影响孩子导致的,所以发生的早,多在生后1周就有,而湿疹相对晚些,生后1月左右出现。

4.部位不同,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外耳、面中部等,在尿布区域会发生,而湿疹通常不发生在尿布区域。

七、湿疹严重程度划分

湿疹的治疗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也是不同的,轻度的不用使用激素,保湿就能好,所以,咱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下湿疹的严重程度划分。

SCORAD指数、湿疹面积及严重性指数(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是评估湿疹严重程度的比较好的量表,但多用于研究,临床应用较少。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院提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分级方法。

湿疹程度

皮肤干燥损伤

瘙痒

睡眠和生活

轻度

局部皮肤干燥(可伴有局部皮肤发红)

不频繁

无影响

中度

局部皮肤干燥、发红、渗液(可伴抓痕及局部皮肤增厚)

常伴瘙痒

有影响

重度

广泛区域皮肤干燥、发红(可伴抓痕、广泛性皮肤增厚、皲裂、渗液等)

持续瘙痒

每夜不能入眠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湿疹”或多或少地困扰着宝妈宝爸们,下期将为大家介绍“湿疹”的居家照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精准治疗
怎么样可以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zmz/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