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是因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病后体虚、外伤、有毒药物引起听觉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凡耳内鸣响,或如闻蝉声,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时尤甚,妨碍听觉者,称为“耳鸣”凡听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听觉丧失,影响日常生活者,称为“耳聋”
具体来说,导致耳鸣耳聋的疾病有以下几类。
1、耳部疾患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夜晚加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音性耳鸣和感音神经性耳鸣,当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鼓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鼓室硬化症等均可发生传音性耳鸣耳聋。耳的感音部位是内耳耳蜗,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耳聋。这种耳鸣耳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
2、神经衰弱
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耳聋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3、身体虚弱
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耳鸣耳聋。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症状,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4、药物中毒损伤内耳神经
大剂量奎宁、氯奎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耳聋。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发展成耳聋。
5、颈部疾患
颈部肿瘤或其它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聋。耳鸣耳聋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耳聋的程度可有变化。
6、全身性疾病
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此外,有资料表明,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因为耳蜗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为敏感,耳鸣耳聋可作为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标志。
耳鸣耳聋的治疗
田教授中医保守治疗,不破坏神经系统
耳鸣耳聋在现代西医科学中,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疾病,而西医治疗普遍都是大量使用西药制剂、电磁刺激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手段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坏神经系统。短期内间或有些许效果,但仍然难以根治,在停药以及恢复期之后,症状还会随着药物刺激的不足和缺失逐渐出现,甚至进一步反弹和加重。
而传统中医治疗由于存在不细分、不个体辩证的缺点,对耳鸣耳聋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反复治疗和巩固,这就使耳鸣耳聋患者难逃“药罐子”的命运,这种终身服药的治疗手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田广儒教授的中医特色疗法,完全避免了以上这些诊疗方式带来的弊端和影响,此疗法一方面兼顾了中医以调为主的治疗理念,不破坏患者的神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系统辩证的治疗体系根治耳鸣耳聋,使患者得到真正的根治。
耳鸣耳聋预防:
1、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需适当控制,如果别人隔着耳机都能听到你的音乐或者你戴着耳机完全听不到周围任何声音,说明耳机音量过高了。
2、避免或适量饮用酒精类或咖啡因类饮品;戒烟而且拒绝吸二手烟,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或许可减少耳朵血供,导致耳鸣。
3、高噪音环境下工作必须采取保护听力的措施,例如佩戴耳塞或耳套。
4、保持健康体重,肥胖可致高血压,升高的血压可增加耳朵对声音的敏感性进而导致耳鸣,所以建议大家规律锻炼、健康饮食。
5、在某些娱乐场合,如演唱会、运动会或狩猎场,可能会制造很多危害耳朵的噪音,这时候需要佩戴耳塞或耳套,切忌不要胡乱塞一块纸巾或棉花到耳朵里,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并不能很好地隔绝噪音,另外还有可能成为耳道异物。
zxxzhuren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zmz/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