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皮肤娇嫩,易出现「湿疹」的症状,常给患儿父母带来困扰。能够产生这组症状的疾病常见的有: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湿疹,尽管它们有各自的特点,由于表现存在重叠,并可合并发生,在许多患儿中并不容易区分,甚至有人认为也无严格区分的必要。
01
特异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表现最符合湿疹的描述,可认为是一种遗传因素性顽固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和脱屑,在严重病例中有明显的小水疱、丘疹、渗出和结痂,慢性期改变为苔藓样变和色素异常。
当湿疹满足下列标准时,它就不再是普通的湿疹,而是拥有了专门的名称-特应性皮炎(见图1)
(1)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2)次要标准:
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AD史);
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
有屈侧湿疹(4岁以下儿童面颊/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
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太多,具体诊断还是交给皮肤科医生才好。尤其是,如果宝宝有主要标准+3条或以上次,一定要去皮肤科医生那里确诊一下,因为多半就是“特应性皮炎”。
皮肤的症状会影响到宝宝的日常生活。宝宝常会表现的烦躁,动不动就哭闹,睡眠情况非常差。
鼻子、小脸正中,是不长湿疹的
面部、前额、头皮最先出现面颊、下巴可因出牙、进食分泌过多口水加重
好起来的过程一般是什么样的呢?随着家长调整饮食、生活环境,这些皮肤上的情况有时会好转。如果吃穿住用不合适,症状有时会加重。很多家庭做不到持续科学的护理,宝宝的吃穿住用也一会儿合适一会儿不合适,这些症状也就会跟着反反复复。一般2岁之前,宝宝们都能逐渐好转甚至痊愈。不过也有一些严重的宝宝,会将这些表现带到2岁之后,从婴儿期特应性皮炎发展为儿童期特应性皮炎。
02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好发于头面部、前胸和外阴的慢性皮炎,皮脂产生明显增加,有些婴儿头顶可见油腻的黄色粘着性鳞屑,被称为「摇篮帽」,许多患儿的四肢也存在湿疹样损害,甚至有类似特应性皮炎的屈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的不同表现
03
湿疹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1)湿敷收敛
在皮损渗出较多、明显红肿、有糜烂或溃疡时,宜采用湿敷,常用生理盐水湿敷。参考湿敷方法为:
①将纱布叠成4~8层的纱块,略大于皮损面积,将其浸入溶液,然后拧至不滴水为度;
②将纱块敷于患处,持续30分钟,期间当纱块变干后重复步骤①,而不要直接往上面倒溶液;
③每天进行2~4次,当皮损变得干燥时停止湿敷。
(2)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湿疹的主要治疗,外用激素的强度从最弱效至超强效可分为7级,婴儿湿疹宜选择最弱效、弱效或中效制剂,如2.5%氢化可的松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0.05%地奈德乳膏等,或以润肤剂适当稀释,面部和外阴部位使用弱效制剂。
许多患儿父母对外用激素有不理性的恐惧感,实际上短期使用弱、中效制剂安全性良好,获益大于风险。
(3)外用润肤剂
湿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干燥,润肤治疗很重要,可加快皮损愈合、减少疾病复发,应定时足量使用。红斑用露,干燥用霜,肥厚皲裂用膏。如果水疱多、渗出明显时,需要先控制渗出,此时不要涂抹润肤剂。
部位不同:
在褶皱部位可以使用润肤露或润肤霜更加舒适易吸收。
(4)日常护理:
衣服要露出脖颈、不包手脚、不收口
正确洗澡、加强润肤
洗澡时,不建议使用毛巾搓澡,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洗澡水温以32℃~37℃为宜,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建议使用清水洗澡,必要时使用低敏无刺激pH为弱酸性(≈5.5)的洗浴用品。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浴后3分钟内立即使用润肤剂,效果最佳,每日1~2次。
根据剂型不同,润肤剂分为润肤露(乳)(lotion)、润肤霜(cream)及润肤膏(ointment)。根据皮损情况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润肤剂。
如果妈妈们觉得自己无法判断宝宝的情况应该用哪种润肤剂,可以请教皮肤科医生。
(5)其他外用药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乳膏,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短期用于年长儿童的局限性皮损。有继发感染迹象时可外用抗生素制剂,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婴儿湿疹,以及类似皮肤问题的生活注意事项,和简单的护理方法。当宝宝湿疹在家长的严格护理之下依然没有改善,建议尽快就医。如需用药,交给医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的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有白颠疯怎么办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zl/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