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富含血管,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可使血管破裂,而头皮仍保持完整,形成血肿。这期我们讲讲头皮血肿的类型与处理。
头皮血肿分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三类。
皮下血肿
特点:血肿体积小,较局限,易于看出,中央有波动感、凹陷感。易误诊为凹陷性骨折。
处理:此种血肿无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吸收。
帽状腱膜下血肿
特点:血肿较大,可延及全头,不受颅缝限制,有明显波动感,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可致休克。
处理:血肿较小者,可加压包扎,待其自行吸收。血肿较大者,穿刺抽吸后再加压包扎。反复穿刺加压包扎,血肿仍不能缩小者,需注意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
骨膜下血肿
特点:血肿较大,不超过颅缝,张力较高,可有波动感。诊断时应注意是否伴有颅骨骨折。
处理:与帽状腱膜下血肿相似,但对于伴有颅骨骨折者不宜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流入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血肿。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dzz/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