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头皮湿疹 >> 头皮湿疹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辽沈名医堂有些痒并不是皮肤病那么简单

来源:头皮湿疹 时间:2017-12-19

专家介绍:徐媛媛,中国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皮肤科及激光美容专业多年,在黄褐斑、痤疮、银屑病、白癜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辽沈晚报《花样夕阳》周刊12月3日专版

入冬之后,来皮肤科就诊的老年人明显增多,大部分患者都说自己得了“湿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秋冬季更容易发痒?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屏障。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肌体免受外界侵害,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分泌作用。主要是通过汗腺和皮脂腺执行任务。

汗腺,顾名思义主要分泌汗液。汗液的大部分组成成分是水,汗腺的分泌和温度相关,如夏季温度高,分泌的就多,冬季温度低,分泌的就少。

皮脂腺主要分泌皮脂。皮脂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主要的功能是形成皮面脂膜,起到润滑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的作用。皮脂的分泌除了和很多的激素水平相关之外,和年龄关系非常大。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脂腺的分泌是减少的。老年人的皮脂腺仅保存部分功能或基本无功能。本来汗液和皮脂是形成一个水油膜来保护我们皮肤的,当它缺失时,皮肤就会格外干燥。

从平时门诊的情况来看,冬季老年人的皮肤问题多集中在以下几类:1.仅仅出现干燥+轻度瘙痒;2.不但皮肤瘙痒,还起了一些皮疹;3.严重湿疹或其他的皮肤病。

这种痒是因为皮肤干燥

第一种痒:比较轻,仅仅出现皮肤干燥和瘙痒,而没有皮疹,往往多见于瘙痒症。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黄疸性肝病、肾炎、尿毒症等,均可以引起皮肤瘙痒。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警惕性。或者有些老人很久不做体检,也不知道是否合并了其他疾病,在治疗瘙痒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些检查。如果真的是全身性疾病引起,一定要解决原因,仅仅治疗瘙痒,效果是不好的。

可是大部分的老年人真的就是瘙痒症,怎样才能快点解决瘙痒的问题呢,以后能不能不再复发呢?上面讲到,秋冬季的老年人,汗液和皮脂分泌都减少,皮肤越来越干,所以首先我们就要外涂保湿剂,尽量在皮肤外面再形成一个人工的水油膜。

除此之外,还有几件生活中常见的事,做了会加重病情。

1.搔抓,很多时候患者因为痒而挠,造成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的恶性循环。把原有仅仅干燥的正常皮肤挠得肥厚,甚至多处结痂,由于皮肤反复破溃,还可能引起毛囊炎,疖等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2.外界刺激热水洗烫,许多老年人都愿意洗热水澡,说自己浑身烫烫很舒服,可是本来就少油的皮肤,再经过热水的刺激,就更加干燥,加重瘙痒;搓澡,适当的擦皮肤会保持皮肤清洁,但过度擦洗,把原有保护皮肤的油膜去除,也会加重瘙痒;穿化纤性衣服、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也都会让皮肤更加干燥。

3.饮食,一些人食用酒、辣椒、鱼虾、螃蟹等俗称的“发物”及刺激性食物,会明显加重瘙痒。

那么,针对这类瘙痒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建议是:减少外界的刺激因素。一定要使用保湿剂,就是大家说的保湿霜,而且要选择不刺激的保湿产品,给干燥的皮肤补充水分和油脂;避免过度搔抓,如果瘙痒严重,也可以短期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一般均能缓解症状。

这种痒是得了湿疹或皮炎

第二种:不但皮肤瘙痒,还起了一些皮疹,有的是小丘疹,有的经过反复的搔抓已经变成连片的疹子,甚至出现了皮肤粗糙、结痂、增厚现象。患者往往瘙痒难耐,很多人说晚上睡觉都挠。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种情况下,医院就医,而不是自行诊断。

那我们常说的湿疹,究竟是什么呢?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呈多形性。瘙痒剧烈,易反复。从临床上,湿疹分为很多种类,但是和秋冬季节相关的主要是由于皮肤干燥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湿疹,护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和瘙痒症基本一致,但是湿疹的皮疹重于瘙痒症。需要给予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在此分享几个小病例,更形象地说明一下注意事项。

病例一

患者张女士,因头发白了,想染发,就买了一种染发剂。张女士平时就有点过敏的毛病,但是不太严重。染发剂刚涂上一会儿,就感觉头皮有点痒,赶紧洗掉,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脸也肿了,头皮还“出水”,在家里找到以前过敏时涂的药膏,就用了一点,下午发现“出水”更厉害了,医院就诊。这个病例反映了几个问题:

1.张女士的症状并不是湿疹,而是接触性皮炎。既往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过敏,出现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有对某种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人,一定不能再次吃此类药物或食物,否则会比较危险,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2.当身上仅有一些可能是湿疹的小丘疹时,可以遵医嘱外用激素或非激素类的药膏,但是当有渗出,就是大家俗称的“出水”时,一定不能用药膏,否则会加重症状。针对渗出特别严重的情况,可以短期应用激素,或静点或口服,然后给予抗组胺药物,外用以溶液湿敷为主,待皮疹干燥后再更换成药膏外用。

病例二

李大爷今年72岁,平时体格挺好的,儿女给买的新房子,入冬后供暖特别好,每天在家都出汗。可是最近浑身痒,还起了不少疹子,在家涂药后也不见好,医院就诊。由于李大爷的疹子是供暖后出现的,这种情况是温度在起主导作用,冬季气候干燥,北风呼啸,室内外温差非常大,有可能达到三十到五十摄氏度。本来老人皮肤就干,再经过巨大温差的刺激,就出现了湿疹。类似李大爷的病情,建议口服抗组胺药,因为皮疹不太重,给予保湿剂及非激素类药物外用。同时建议降低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减少出汗,李大爷很快就好转了。

病例三

王爷爷之前就患有双小腿湿疹,外用药物后好转,经常反复,但都不重,可是最近突然加重了,来医院就医。他说最近刚刚做了体检,身体没什么大毛病,也没有用热水烫、用手挠,可是怎么就加重了呢?经过反复询问,问他真的没挠吗?怎么都看见结痂了?王爷爷说,“没挠,这是用毛巾搓的,我还上了点双氧水,可解痒了”。很明显,除了搔抓,其他的外力也会刺激已经受损的皮肤,加重湿疹的表现。对王爷爷的病症,除了口服外用药物的治疗,又进行了一下皮肤护理的宣教,王爷爷的病情也有所缓解。

这种痒必须尽快就医治疗

第三种:严重湿疹或其他的皮肤病。疾病构成比较复杂,有单纯的难治性湿疹,还有银屑病或带状疱疹等疾病,医院由医生诊断。其中带状疱疹也是常常累及老年人的疾病,一定要尽早治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另外,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假装成湿疹的疾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细胞增多症、蕈样肉芽肿等,一般这样的疾病看起来像是湿疹,但特点是久治不愈,瘙痒难耐,反复发作,或出现破溃、水疱等症状。必要时一定要做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爽

如果是轻微的痒不妨试试这几招

1.不必每天洗澡

在秋冬季节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别是中老年人。

洗澡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不宜过高。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2.先擦润肤液再擦干身体

在浴后皮肤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擦润肤液,能够使水分和营养更充分地被吸收。

3.选择纯棉衣物

柔软、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4.隔夜茶水止痒

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5.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

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

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

据《生命时报》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白殿疯病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dzz/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