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走路不稳?
经常头晕
突然看不清东西,两眼冒金星
经常出现不同情况的头痛
总之到哪都是晕乎乎的
我来告诉您
“眩晕”可没那么简单!
常见引起“眩晕”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内耳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这是病,得治!
制剂银杏叶制剂(GinkgoBilobaLeaf)主要含黄酮苷和银杏内酯,前者可清除氧自由基,后者可选择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有害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记忆力衰退等,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临床用途不断拓展,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以及肝纤维化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01第一代银杏叶制剂
年11月,北京市科委科研立项,拨出专项经费,将银杏叶晒干、粉碎、压制成片,取名为“片”,专门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以银杏叶原生药粉压片开始,称为第一代银杏叶制剂。
02第二代银杏叶制剂
将第一代银杏叶制剂改进为将银杏叶经过水煮、或者加醇沉收、取浓缩浸膏,烘干制粒或压片、或装入胶囊,称为第二代银杏叶制剂。
03第三代银杏叶制剂
20世纪60年代中,德国人施瓦伯博士才首次从中国产银杏叶中提取出活性成分(银杏黄酮与萜类内酯),并将其加工成片剂,用以治疗欧洲发病者众多的冠心病与脑动脉硬化症。此后的几十年,银杏叶制剂如日中天,并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植物药,无论国内外,银杏叶制剂均稳居心脑血管领域植物药首位。明示内含有效成分为黄酮苷、萜类内酯,仅有定性,而无定量,特别是未控制银杏酸含量的制剂,列为第三代银杏叶制剂。
04第四代银杏叶制剂
20世纪70年代,德、法等欧洲国家对银杏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银杏叶中提取出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内酯,其中银杏黄酮24%、萜类内酯6%,即GBE30。已定黄酮苷含量24%、萜类内酯6%、银杏酸控制在10ppm的制剂应排为第四代产品。
05第五代银杏叶制剂
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双重高分子材料吸附,双重固液去除”创新工艺,使提取物明确有效成分提升到50%以上,并获中、美、英、澳四国发明专利,结束了我国银杏提取物和制剂没有国家药品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也是目前国际上质量最好的银杏叶制剂。质量指标是黄酮苷24%以上、游离黄酮20%以上、萜类内酯6%以上,银杏酸控制在5ppm以下的制剂,被列为第五代银杏叶制剂。华新药业为银杏叶软胶囊首家研发、上市的企业,并为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单位。
临床应用范围脑:用于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短暂性缺血、脑出血后遗症瘫痪、面肌抽搐、老年痴呆、脑动脉硬化等)。
心:用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粘血症、高脂血症等)。
肾: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足的辅助治疗。
眼:用于视网膜血管阻塞,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由内耳循环障碍引起的眩晕症的辅助治疗。
其他:可增强西咪替丁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改善男性性能力低下或丧失;保肝护肝,改善静脉曲张和痔疮症状。
银杏叶
除了在家喻户晓的心脑血管疾病应用外
还可应用于其他疾病
比如:眩晕、偏头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神经性耳鸣......
↓↓↓
银杏叶陈列往期精彩回顾往期
重磅推出华新期刊,抢鲜看(3期)~
往期
八个医案,告诉你检查血脂要注意什么~
往期
二甲双胍凭什么成为控糖“神药”?漫画告诉你如何才能用好它
我们的健康
为您解答健康问题!
﹀
﹀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dby/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