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以下内容为小美医生小儿推拿内部交流使用,严禁对外转载!
湿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皮肤病。以皮肤表面出现细粒红色丘疹,瘙痒、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好发于两颊、耳郭周围、额部、眉毛及皮肤皱褶等部,常呈对称性分布;多发生于1个月至2岁的婴儿,一般在2~3岁后逐渐减轻,或自愈。
中医之奶癣、乳癣和胎癣与本病相关。《外科正宗·奶癣》提示本病与湿、热有关。
内外湿邪浸淫肌肤为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
1.风热湿邪外侵小儿禀赋不足,皮肤抵抗力差,致湿邪侵袭,停留于肌表。湿邪郁久化热,或小儿胎火较盛,致风热湿邪郁阻于肌肤所致。
2.脾虚湿盛小儿脾胃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致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浸淫肌肤,发为湿疹。
湿疹初起,阻滞气机,湿热生浊,浊生痒,故以瘙痒与分泌物较多为特征。湿疹日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肤,血虚风燥,则干燥而痒甚。如抓搔破皮感染,则化毒成脓。
(一)判断要点
1.湿疹特征多为细粒红色丘疹。轻者,仅有浅红斑片,伴少量脱屑;重者,可为红斑、丘疹,并可融合成片;亦有表现为水疱者,溃后渗出大量浆液;或结痂脱屑。
2.部位多对称分布于面颊、耳郭周围、额部、眉间及皮肤皱褶部,严重者可蔓延到胸背及四肢。
3.伴随症状瘙痒是湿疹的主要症状之一,遇热尤。常可见患儿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或烦躁,或哭闹不止,或食卧难安。
(二)鉴别判断
1.尿布疹又称臀部红斑,是发生在婴儿尿布接触部位的红斑及糜烂。仅发生于臀部、会阴部、大腿内侧等与尿布接触的部位,若经常更换尿布,症状可缓解。
2.婴儿脂溢性皮炎常见于出生不久的婴儿,头皮部有灰黄色或黄色油腻鳞屑。
3.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物质后,如化纤衣物、化妆品、药物等而发生的急性炎性反应。其特点为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严重者则可有表皮糜烂,甚至坏死。患者一般有明显的刺激物或致敏物接触史。
除湿为基本方法。
外湿与风邪相合宜配合疏风,与热邪相合宜配合清热,湿热酿毒宜清热解毒。内湿应配合健脾胃,助运化,以除水湿。后期血虚,干燥而痒,又应配合养血润燥祛风之法。
(三)辨证调理
1.风湿热淫
证状:皮肤细粒红疹,多有水液或脓液渗出,瘙痒难忍,皮肤红赤,伴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烦哭不宁,舌红苔黄腻,脉滑,指纹紫。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推:清补脾经,清补肺经,清大、小肠经,清天河水,倒捏脊,拿血海,拿揉风池,拿合谷,揉一窝风。
贴:健脾贴,足心宝,便秘贴。用紫草油涂抹患处。
2.脾虚湿盛
证状:皮疹日久,色黯不鲜,表面有水泡及渗液,或有结痂,伴大便稀溏、纳差,
治法:健脾祛湿,祛风止痒。
推:清补脾经,清补肺经,清大、小肠经,关三腑一清天河水,正捏脊,拿血海,按揉脾俞。
贴:健脾贴,遗尿贴。紫草油涂抹患处。
3.血虚风燥
证状:反复发作,皮疹干燥、粗糙、色素沉着,瘙痒,抓破有少量渗液,舌淡苔薄。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推:清补脾经,清补肺经,清大、小肠经,二马,清天河水,捏脊,拿血海,揉三阴交,推下七节骨。
贴:健脾贴,遗尿贴。破皮用紫草油,不破皮用抹抹爽。
1.调节饮食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对牛奶等过敏,可采用脱敏疗法,即从最小剂量开始添加,使其逐渐适应。
2.预防反复发作应注意寻找过敏原因并及时去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郑华国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ptszysmy/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