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主要专注于免疫性相关的皮肤疾病的药物开发。其开发的药物靶点主要是针对PDE4和JAK这两个成熟靶点。这两个靶点均已经有药物获得FDA批准,公司是对其进行新的适应症的拓展。尤其是JAK抑制剂,作为第二代治疗皮肤领域的重磅靶点,解决了大分子药物(比如TNFa)需要注射的问题,对患者的依从性、可及性更好。因此这个领域也受到很多医药公司的追捧。国外的行业老大是辉瑞、艾伯维、诺华等都有药物上市,国内的泽景、恒瑞、微芯生物均有布局。
公司的2个主要品种,均不是自己研发,是licensein的项目,目前推进到了III期和I期临床。公司市值12亿美金。
行业现状
目前对于各类皮肤疾病,并没有非常好的药物治疗。皮质激素(TCS)通常作为炎性皮肤疾病的一线用药,比如银屑病和AD。但TCS长期使用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因此通常用TCS都是间歇性使用,但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也有用维生素D类似物,但相比TCS有效果较差些。对于AD疾病,会用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或Eucrisa(辉瑞的非类固醇湿疹用药),但相比TCS都效果差一些,而且在局部使用时,会有灼烧感。此外,TCI已经被黑框警告,有致癌风险。
虽然治疗银屑病和AD的生物药已经很多,但其针对的都是中重度患者,面临报销和可及性的问题。口服甲氨蝶呤和奥特兹拉等也仅限于较严重的银屑病患者,且有显著的副作用风险。此外,许多接受生物药和口服药的患者仍然需要局部辅助治疗。
公司产品管线
ARQ-
是一种roflumilast(罗氟司特)的外用乳膏配方(cream)。罗氟司特可以高效的选择性抑制PDE4。该药是公司从阿斯利康买了的只针对皮肤疾病的全球使用权。
PDE4(4-型磷酸二酯酶),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免疫、炎症相关的细胞,在调节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治疗炎症性疾病包括银屑病的有效药物靶点。目前临床应用或在研的PDE4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罗氟司特在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COPD,其IC50显示了其potency优于其他的PDE4抑制剂,包括Eucrisa和Otezla(已获批的两种PDE4抑制剂,前者用于治疗AD,后者用于治疗斑块性银屑病)。基于目前的临床数据,公司认为其药效可以等同于皮质激素,耐受性良好,可以长期使用。
适应症1:斑块性银屑病
用它来治疗斑块性银屑病,包括腹股沟、腋窝、乳下区域银屑病,以及特应性皮炎(AD)。PDE4是一个成熟的靶点,FDA已经批准了数个PDE4抑制剂。
ARQ-的2b期临床已经完成,入组了例斑块状银屑病病人,证明了潜在的症状改善和耐受性(下图是2b期临床数据,显示了明显的药效,SAE发生率较低)。另外,也已经完成了长期安全性研究的入组,预计年上半年可以公布顶线数据。
年10月,与FDA开了II期临床的会议,并开展了2个III期临床。预计年上半年可以公布顶线数据。
注:目前银屑病的局部治疗方案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类似物比如calcipotriene。但这些都受限于不能长期使用,比如Taclonex软膏只能使用4周。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方案有Enbrel,Cosentyx,Humira和Stelara,费用很贵,年均6万美元。
银屑病的非生物的系统治疗方案还有甲氨蝶呤,虽然由于担心它的副作用人们已经减少了对它的使用。口服PDE4抑制剂Apremilast(Otezla)是另一种选择,年它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仅在1.2%的银屑病人群中适用)。
适应症2:特应性皮炎(AD)
已经完成了2期的POC的研究,年下半年开展2b期临床,预计年上半年公布顶线数据。
注:目前对AD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皮质激素、topicalcalcineurininhibitors和Eucrisa(PDE4抑制剂)
临床的痛点:症状改善不佳、控制瘙痒的能力弱、局部治疗的不舒适感(包括油腻残留、涂抹时间等)
ARQ-
一种roflumilast(罗氟司特)的外用泡沫状配方(foam)。之所以改变制剂形态,是为了解决在有毛发的区域,更好的递送药物。
适应症1:脂溢性皮炎
目前正在开展2期的POC研究。
头皮银屑病
目前正在进行2b期临床研究。
ARQ-
是JAK1抑制剂(从恒瑞引进),治疗手部湿疹和白癜风。年三季度完成了1/2b期的患者招募,预计明年进行中期数据分析。
JAK1是JAK家族中的一员,除了JAK1外,还有JAK2,JAK3和Tyk2。这些激酶共同参与细胞的生长、存活、发育和分化。JAK3仅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系统,其他3者则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JAK2的基因突变会导致骨髓增生异常,JAK2的抑制剂也已被证明是治疗骨髓纤维化的一种治疗方法。
JAK抑制剂的局部涂抹已被证明对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有明显的症状改善,最近在白癜风中也有观察到明显的改善,但对银屑病的疗效要差得多。JAK治疗的主要挑战是JAK抑制剂的安全性。抑制JAK2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或增加血栓栓塞。抑制JAK1可能导致严重性感染、结核病、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与口服JAK抑制剂相比,局部给药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
目前针对JAK靶点的药物,全球已经有7个品种获批上市,适应症主要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首个获FDA批准的是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JAK抑制剂芦可替尼,首个用于RA治疗的是托法替尼。芦可替尼年的全球凶手额已经达到28亿美金。而辉瑞的托法替尼年的销售额也已经达到了22.4亿美金。
ARQ-,选择性的高抑制JAK1,而对JAK2的抑制性较小,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力,又不引起造血不良反应,如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这些都与JAK2的抑制有关。
ARQ-
公司认为JAK抑制剂要发挥对斑秃的作用必须让药物进入到毛囊底部(鳞茎)的皮肤深处,即炎症发生的部位。需要开发新型制剂,目前该项目被暂停。
公司团队
管理团队曾在众多以皮肤科为重点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包括辉瑞公司、安进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司、凯瑟拉生物制药公司、Verrica制药公司和Fougera制药公司。全面参与了超过50种FDA批准的产品(包括18种外用产品)的开发、批准和/或商业化,如Enbrel、Jublia、CeraVe、Aczone和Xeljanz。这些丰富的经验为公司在皮肤科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领域提供了独特的见解和能力。
市场竞争
(1)银屑病领域
生物药有Humira(Abb),Enbrel(安进、辉瑞)。非注射系统疗法,比如Otezla(新基)。皮质类药物比如Clobex品牌药。还有其他疗法,比如激光,紫外线的疗法等。在研的包括DermavantSciences公司的tapinarof,SiennaBiosciences的SNA-等。
(2)AD领域
主要竞争对手是局部疗法的药物。如辉瑞的Eucrisa,以及低至中效的类固醇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倍他米松。再生元的生物注射剂Dupixent。还处于开发阶段的,如DermavantSciences的topicaltapinarof和topicalcerdulatinib;Incyte公司开发的ruxolitinib;LEOPharma公司的topicaldelgocitinib;辉瑞开发的口服PF-;AbbVie开发的口服upatacitinib;Dermira卡法的注射剂lebrikizumab。
(3)手部湿疹
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品牌通用药——皮质激素,比如Clobex品牌。
Saisaiy
转载请注明:http://www.eqimingxing.net/tpszdby/5996.html